首页 / 关键词 / 正文

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案例

社区精选2021-08-30 00:22:53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新的会计制度,弄清国内新旧会计制度差异以及国内、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本文以深发行、浦发行为例,给大家进行案例剖析:国内新旧会计制度差异由表1可见,这两家银行按旧会计制度编报的财务报告一直严重高估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例如,深发行1999年度的净利润高估了3亿元,1999年之前年度净利润累积高估14亿元;浦发行1999年度的净利润高估了2亿元,1999年之前年度净利润累积高估19亿元。深发行1999年度的净资产高估了18亿元,1999年之前年度净利润累积高估14亿元;浦发行1999年度的净利润高估了13亿元,1999年之前年度净利润累积高估11亿元。新的制度实施后,上述状况才发生了根本变化。
         国内、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由表2可以看出,分别按国内、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其主要财务数据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深发行2000年末按国内准则编报的财务报告中计提的呆帐准备比按国际准则编报的财务报告少了11亿,少提比例高达42%;浦东发展银行2000年末按国内准则编报的财务报告中计提的呆帐准备比按国际准则编报的财务报告少了13亿,少提比例达29%。深圳发展银行2000年末按国内准则编报的财务报告中的净资产比按国际准则编报的财务报告多了9亿元;浦东发展银行2000年末按国内准则编报的财务报告中净资产比按国际准则编报的财务报告多了7亿元。
        除主要财务数据差异外,在报表附注方面也存在重大差别。最明显的是金融工具风险头寸的披露。两家银行按国际会计准则编报的报表附注中,把它具体分解成信贷风险、货币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公允价值五方面,分别用具体的数字、图表加以说明,所涉及的内容覆盖了资产负债表内、表外所有重要资产、负债上的风险情况。而按国内准则编报的报表附注,就显得简单的多,缺少对表外资产、利率风险的量化分析等。因此,可以说按国内新的会计制度编报的财务报告还不足以真实地反映该银行的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
 

相关内容